班主任风采系列之七《用爱交流 用心管理》——郭毅弘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
良好的教育既需要理论上的说服,也需要情感上的滋润。自担任2020级、2021级美术班的班主任以来,我以积极的态度、合理的方法、满腔的热情去管理班级,做到以情动心、以心促行。在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,我坚持以三个“立人方向”来开展教育工作:
一、情感关怀,以爱化人
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,没有爱就没有教育。爱学生就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,以平等的姿态面对学生,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,努力发现并放大学生身上的闪光点,让每名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力的提升。而当学生遇到不解与困惑时,我也会用一颗真心去观察她们的学习和心理状态,聆听她们生活中的点滴,排解她们成长中的困惑,给予她们温暖与关怀。
惟有真诚用心浇灌,方可绽放师生和睦之花。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是在真正关心、爱护自己时,内心就会受到鼓舞,情感就能得到共鸣,良好师生关系就得以迅速确立并健康发展。这种爱的情感交流,便是学生成长最好的催化剂。
二、目标导向,激励育人
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、唤醒和鼓舞。为此,我采取目标导向策略管理班级,运用多重激励手段最大限度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,加强班级的学风建设。
目标激励促团结。在学期初我通过制定班级共同的学习奋斗目标,将班级学生团结在了一起。同学们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,既增强了集体凝聚力,又挖掘了学生个人潜力,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。
竞争激励促奋斗。我在班级中开展“一帮一结对子”活动,依托参与式教学和合作性学习,培养乐学互助的班级学风。同时我利用班会课让同学们分享学习经验,培养竞争意识,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。
表扬激励促成长。即使是微小的进步,我都及时给予表扬,使每个学生都有受到表扬、得到鼓舞的机会。
当然,激励也要适时、适当、适度、因人而异。只有因材施教,才有良好的效果,才能使班级按期望的目标发展。多样化的激励模式促使我带的班级班风班貌焕然一新。
三、家校共育,融通树人
教育是一个整体,家庭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。在班级管理中,我常通过微信、电话沟通和实地开展家访等方式与家长联系沟通,及时有效地向家长反映情况,沟通交流学生各方面的动态,主动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,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和学校对孩子的重视与关心,充分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。我始终认为,只有通过家校互融共通,形成教育共识,才能将班级各项管理措施有效落到实处。
班级管理工作复杂而多变,更应春风化雨、润物无声,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。我将继续以“三个方向”为基点,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。
初审:朱玉娟
复审:洪小松
终审:谢千红